董遇论三余
《魏略》〔魏晋〕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云:“必当见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人想要跟随董遇学习,董遇不肯教,说:“一定要先自己读上百遍。”董遇又说:“文章读了百遍,它的含义自然会显露出来。”想要跟随他学习的人说:“苦于时间不足。”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里的空余时间,夜间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天也是平时的空余时间。”
注释
见:同“现”,显现。
苦于无日:意思是苦于时间不足。
或:有人。
简析
董遇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靠朋友将军段煨。董遇和哥哥收集捡拾野稻子卖钱维持生计,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儒家的书籍,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诵读。他提出的“三余”时间管理法,对后世学者具有深远影响。此文具有激励作用,鼓励人们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强调了勤奋读书和管理读书时间的重要性。
扶风歌
刘琨〔魏晋〕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固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陶渊明〔魏晋〕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